星辰大海和诗与远方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8-22 13:21   

文 / 何存中

我和李青松的渊源首先缘于大别山南麓的巴河。我们都是巴河之子,先后从巴河源头、下游走向长江,来到当年苏东坡高唱“大江东去”、建立“平生功业”的古城黄州。

1992年,我从巴河边的竹瓦文化站调到浠水县文化馆任文学辅导干部不久,应青松的邀约,带着我刚出版的巴河系列小说集《巨骨》,在长江边的一座小镇团风与他相识。那时他不到三十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是黄冈县团风中学的一名高中语文老师,书教得不错,业余时间写些诗歌和散文,自称是我的小说的忠实读者。之后,青松与青年诗人耕夫合写的长篇报告文学《八千里路云和月》,通过我的推荐,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地缘和文缘,使我和他结下深厚的友谊。

1993年,青松从团风中学调到黄冈地区广播电视局从事宣传工作,并一步一步走上领导岗位,我也于1999年调入黄冈市文联从事专业创作。出于对新闻、文学的热爱和执着,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青松仍笔耕不辍,时有大小文章见诸报刊,先后出版了报告文学集《灿烂星辰》、散文集《爬上屋顶看风景》,在工作、写作和创作上取得不俗的业绩。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2015年,由于机构改革,先于青松调到黄冈市文化局工作,在黄冈市艺术研究所所长任上退休返聘的我,与他在黄冈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黄冈市文化和旅游局共事至今,我写我的小说,他做他的公务员,楼上楼下,天天见面。我的很多小说,他都是第一读者;他工作上的一些想法,也乐意与我分享,我们成了一对好兄弟、老兄弟。

黄冈是一座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城市,是一个有星辰大海和诗与远方的地方。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江山如画”的自然风光,使向来吃苦敬业、不计名利、颇有才情,且身在黄冈文化中心的青松,汇入黄冈文化的星辰大海,不时激起朵朵浪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星辰大海。青松永远热爱生活,永远期待星辰大海。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青松将这些年公开发表的宣传黄冈文化旅游的散文随笔和文艺通讯结集出版,分为《剧院和城市》《东坡和梨园》《光荣和梦想》《诗和远方》四个篇章,各个篇章总体上按时间先后排序,书名为《一座城市的星辰大海》,讲述让高雅艺术走进百姓生活,努力释放东坡文化时代红利,把黄梅戏请回“娘家”,打造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中部样本”,山水大别、诗画家园的黄冈故事,功莫大焉,善莫大焉,可喜可贺!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如果说文化和旅游是黄冈的星辰大海和诗与远方,那么《一座城市的星辰大海》,无疑是青松的星辰大海和诗与远方。

《一座城市的星辰大海》即将付梓,青松嘱我作序。我佩服他的执着、他的坚韧,他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理想和追求。他为黄冈文化旅游所作的贡献,应该铭记。因此写下上面的话,是为序。

(注:本文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者、著名作家何存中先生为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一座城市的星辰大海》一书所写的序言)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