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铺路人” :创造中西交流史上多个“第一”的罗明坚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09-22 10:43   

1583年7月,他第一次将利玛窦带入中国,成为利玛窦入华的引路人。他,就是晚明时期来华耶稣会士罗明坚,创造了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多个“第一”,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利玛窦等后来成功者的“铺路人”。

“消失的铺路人” :创造中西交流史上多个“第一”的罗明坚(图1)

今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钟永宁撰写的《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一书,“复活”了中西交流中重要的历史人物罗明坚。作者将一个时代投射在一个“小人物”的身上,从罗明坚的经历,观照当时的东西方世界,以历史的小切口,反映历史的大问题。笔者与钟永宁就罗明坚展开话题,谈及是如何重新发现罗明坚,以“了解之同情”的视角看待历史中这样的人物。

绕不开的历史人物“罗明坚”

为什么要写《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钟永宁说关注罗明坚这个人物,其实是从了解利玛窦开始的。十几年前第一次看《利玛窦中国札记》,里面有很多有关利玛窦和他同道的中国故事,被第一批入华耶稣会士们的中国奇遇所吸引,后来因为工作关系,编辑和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对葡萄牙和传教士如何进入中国,中国政府怎么应对,各个阶层如何反应,饶有兴趣。

“在同类书籍中,罗明坚或多或少被涉及,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罗明坚是首个进入中国内地长期居住的耶稣会士,他的经历主要在广东,他的到来曾经惊动了地方官员、市民乃至北京的朝臣,形形色色的反应,透露了我们社会和文化的基因密码”因此,钟永宁试图弄清罗明坚来去中国的细节。

钟永宁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编辑,也是一名出色的史学研究者。钟永宁介绍在中大历史系求学期间,导师和学长们的教导,一是理性、严谨的治学态度;二是学术研究中讲求中西融通、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是要有问题意识和社会、民间视野;等等。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展,钟永宁日益看出罗明坚不是过去所了解的罗明坚,无论从中西文化交往的维度,还是从中国传统社会认知的维度(当然还有其他维度),他都是一个带有标本性的、值得观察、透视的历史人物。

历史研究是一项祛魅的工作

我们通常在历史书和宣传片中,都会看到或者听到“利玛窦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位到中国内地的传教士,他是第一位用拉丁文翻译《四书》的西方人,他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天主教堂……”历史真的是这样吗?钟永宁告诉笔者利玛窦在国人中(当然不只是国人)形成如此印象,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有趣问题,其实这类现象是不少的,我们文化中是经常附会、神话一些名人和成功者的,常常会将他人功绩都归于某个名人和成功者头上。

钟永宁认为由于利玛窦后来成功进驻北京,由于他个人超常禀赋,以及他的翻译、著述,加上西方宗教界、中国一些士人乃至像康熙皇帝这样一些人的宣传,他成为了一个神奇的人物,以至于我们一些不求甚解的人,就想当然将所有标签往他身上贴,将传教士在澳门、广州、肇庆时期所做的事情,都算在他的头上。

历史是最容易被人涂抹的领域,历史研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祛魅,钟永宁介绍说撰写这本书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一点祛魅的工作。

罗明坚创造了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哪些“第一”

罗明坚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为何这样说?钟永宁说因为很多中西文化交流上的事情是从他肇始的。

1580年,他在澳门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学校,他自己称其为“经言学校”,利玛窦后来称其为“圣玛尔定经言学校”,当时不少传教士包括利玛窦在这所学校学习汉语。

罗明坚最迟于1586年主持编纂了《葡汉辞典》,这是第一部汉外辞典,开了西方人编撰学习汉语词典的先河;罗明坚在1581年底至1582年之间用拉丁文译完了一本中国蒙学读物;罗明坚花了约四年的功夫,用中文编写了《天主实录》,这是迄今可知的第一部由西方人撰写的中文著作。

我们都知道利玛窦在肇庆期间依照当时流行的世界地图,绘制了中文标注的《山海舆地全图》,一般人不知道,罗明坚在中国的时候就开始收集中国地图资料,绘制中国分省地图,回到欧洲后于1606年编纂成《中国地图集》,首次向西方全面介绍中国的山河形胜。

更令学者们惊叹的是,他以西班牙文、拉丁文翻译儒家经典“四书”这项工作,他在中国期间应该就已开始,回到欧洲后陆续在做,首次以西方文字展示中国儒家经典。

重新发现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罗明坚推动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复原这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历史真实的一面。(曹洪刚)

钟永宁,编审,现任广东人民出版社总编辑,中山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主修明清社会经济史。著有《守望中国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二十六讲》《消失的铺路人——罗明坚与中西初识》等,发表《明代预备仓述论》《明代江南济农仓初探》《清前期湖南常平仓与湘米输出》等一批论文。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龙建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