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22-10-10 11:08   

遂岩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1)

李征壕与《蛙声》

未来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竞争。一个地方的文化,最能体现它本土的精神面貌,都是来自于它的非遗项目。

在中国,非遗文化是最能表现各个地方特色的文化。比如这次“非遗献礼 建党100周年庆 青弘艺术展”以今年的建党百年为主题,以温州的瓯塑,这种非遗将其体现,与红色文化做了一个很好的链接。让大家能看到,用传统的文化,用非遗的手段,表达各种主题。

我看到了“青弘艺术展”里面表象的有故宫博物院等各大博物馆的国宝文物再创,以及她自己的原创作品《清廉》系列、《中国梦》系列等,她结合了现代政策的防腐倡廉,也结合了当代艺术与传统非遗跟国际文化的接轨。她的画面有欧洲的印象派风格,也有很中国特色的元素,以及书法的艺术线条在里面,如她的文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要读懂她的艺术,还需用心去读她书写的诗篇。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2)

李征壕 “二十四节气”书法作品 七岁

对一个城市来说,拥有一个好的非遗项目很重要,但是拥有青弘这样的传承人更加重要,因为青弘身上有很多难能可贵的精神。很多人可能会因为一个非遗,而爱上一座城。我们可能因为青弘,而喜欢上瓯塑。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3)

李征壕 “二十四节气”书法作品 七岁

这次“青弘艺术展”虽然只展出了九个系列作品,却也难以掩盖青弘在艺术方面的视觉是何等的宽广。她不会局限在某个事物上面,她的这种广阔的视野,非常有利于她未来对文化的融合性。比如《蛙声》集,她的文字所融合的有古风的韵味,如辞赋一般。又有散文的风格,自如洒脱。还像歌词,可以吟唱。未来的艺术是需要融合、多元化的,希望她能尽快,更好的提升。她的《蛙声》集,如她的瓯塑作品,拥有立体的视觉,拥有冲击力和艺术效果,这是“青弘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之处,因为她的艺术表现形式不是固有的模式。(作者系教育部伦理学与道德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公共外交协会理事、北京民俗博物馆顾问)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4)

《蛙声》封面

附:诗文集《蛙声》暨作者简介

诗文集《蛙声》由青年诗人、温州市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温州市“龙湾区十大杰出青年”称号获得者青弘著作,南海出版社出版。

《蛙声》主要是围绕着“瓯江山水诗路”展开。这些诗文,讴歌家乡的风物、人文,状写浓浓的乡愁与深深的乡恋。这本“小众”的书,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温州文化、迷恋温州山水、深入温州人文,看到一个别样的“温州山水诗路”,也可以窥见一个当代温州心灵的青春印痕。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5)

《蛙声》装帧体现了视觉、听觉和诗歌文本的深层互动“ 通过一本书展现了诗意文本所需要的艺术整体性。”国内文化界二十多位专家、学者、批评家纷纷撰写了评论文章,对这本别致的诗集赞许有加。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6)

青弘,李一了,瓯塑非遗项目传承人、诗人、青年艺术家,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研究所研究员。多年来,行走在公益推广非遗之路,系温州二中瓯塑社开创者;2019年于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了国家级非遗“瓯塑”第一本教科书《瓯塑基础教程》;2020年撰写《瓯塑》校本课程;2021年,应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之邀,撰写《瓯塑》体验手册。先后在国内各大博物馆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2018年龙湾博物馆举行青弘“瓯器”展,编辑发行《青弘瓯器说》;2019年瑞安博物馆举行青弘“重塑”展,编辑发行《一人归》;2021年北京民俗博物馆举行“建党一百周年庆 青弘艺术展”,出版《蛙声》诗文集。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曾多次追踪专题采访。

书籍购买链接(请扫码购买)


富有立体艺术的《蛙声》——记温州诗人青弘(图7)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