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6日,北京银行杯“2022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助力申遗赛道“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板块举办终评。该板块自8月15日正式启动征集,得到了北京市各区教委及中小学校的大力支持,其中,东城、西城、朝阳等16个区教委按照广泛动员、择优推选的原则,在全市200多所中小学校5万余位参赛的师生中,通过学校初选、区级复审等方式,共选报810组选手进入复赛,其中100组中国学生、30组国际学生进入终评。最终,30组中国学生、10组国际学生获得“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称号,同时90组中外学生获得“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入围奖。
本次评选活动以“人”为主体,呼吁海内外青少年共同参与以“我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为主题创作的才艺展示,参赛选手通过书写、演奏、表演、朗诵等方式展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的理解。按照“用世界语言讲好北京中轴线故事”的要求,鼓励选手运用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联合国工作语言讲述自己与北京中轴线的故事,表达对北京中轴线的热爱。
本次终评现场,组委会邀请了来自教育、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担任终评评委。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组委会副主任于平、北京市文物局综合事务中心副主任王得宝、北京中轴线申遗办环境整治部部长唐执科为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北京史地民俗协会理事石立华等9位专家颁发评委聘书。
通过对作品审核,参与了两届大赛的专家评审组组长、北京史地民俗协会理事石立华指出,今年小使者选拔活动比去年在参与面上有很大突破,在选手质量上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收到来自美国、英国、法国、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74组国际学生的创意作品,学生们通过多项才艺展示了对北京中轴线文化的理解,对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的传播意义重大,这离不开主办单位的大力支持,也是赛道承办单位北京科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协办单位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的积极推动。同时,石立华建议尽早筹备面向中小学校,服务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专家讲师团,研究制定中小学生能理解和可接受的课题,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
“这次活动过程中的意义大于结果的意义,对中小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是一次很好的爱家乡爱祖国的德育活动。”中国教育学会美育研究分会主任委员袁为民表示,活动通过让中小学生走进中轴线,认识中轴线的美,达到了以美育人、育心、育魂的目的。同时,北京市少年宫美术书法部部长、北京市教育学会儿童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纪东建议加强市教委的支持力度,发挥市教委体卫艺处等部门对全市学生活动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把中轴线文化真正融入到学校教育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指出,对于部分没有独立参赛能力的小朋友,建议允许家长参与其中,鼓励家庭参赛的积极性。北京市社科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胜杰建议明年吸引高校的学生加入进来,通过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发动大学生和留学生积极参与,为北京中轴线文化价值的传播发挥更大作用。
“特别高兴,特别自豪地看到有这么多老北京人、新一代北京人,甚至外国朋友都在热爱北京文化,宣传北京中轴线。”北京民俗学会会长、著名民俗学者高巍感慨到,从很多小朋友的讲述中,我们听到“中轴线是北京城的脊梁和灵魂”,要理解其中意义就需要我们把中轴线核心文化具体化,做到中轴线文化跟公众生活更好地结合,才能让中轴线文化在老百姓心中生根发芽。对此,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理论评论委员会会长尹鸿指出,我们需要引导公众正确认知北京中轴线遗产价值,通过中轴线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美学思想。
“北京中轴线文化传播小使者”板块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动员更多的中小学校积极参与北京中轴线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把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和文化内涵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中小学生在走中轴、看中轴、听中轴的过程中激发对自身文化的热爱,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