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顺:人才争夺战呼唤回归理性

来源:中华文化旅游网        发布时间:2018-06-12 20:14   

  2017年以来,人才争夺战在一、二线城市陆续打响。自此以来,中华大地“人才”涌动,“高才”云集,各主要城市“求贤若渴”,一个比一个给出的政策优惠,一个比一个抛出的条件诱人,一时间地方主政者俨然都是“伯乐”,“千里马”遍地奔驰,到目前已进入了一轮高峰。

  从各地的政策来看,给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扶持、鼓励青年人才落户、保障人才住房、给予高端人才巨额的学术科研经费支持和安家经费等,无一不体现了各地领导及相关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精神,重才爱才惜才用才的勇气决心。显然,各地对人才的渴求,大力招揽人才也正是地方主政者眼光长远的体现。

  那么,什么是人才?新时代的人才标准是什么?该如何正确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笔者以为,只有厘清了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地发现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

  褒贤贵德,乐育人才。按照一般理解,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他们具备良好的人品,具有博学的知识,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些领域具有专长,讲方法、效率高、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强。按照常规理解,一般认为人才分为学术型人才、工程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管理人才、经营人才等。

  新时代的人才标准又该是怎么样的?

  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在今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总书记进一步作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明确指出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依靠人才驱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时期,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使命和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党中央对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进行了时代定位。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强国的根基。笔者认为,能够与中国经济社会现阶段发展相匹配、相适应,能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进行有益的创新创造,能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使命服务,能够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贡献出力的各类知识分子、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都可以成为当代人才。笔者认为,当代人才应该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理论指导实践,能够进行有效实践并且是成绩、成效突出的专业人员。

  回到各地抢夺人才资源的现状上来看,各地争夺的,其中有一小部分时高端人才,大部分是一般性人才。因此,人才争夺战应该多些常规思维。一方面,在高端人才争夺方面,有给予巨额实验室建设及科研经费支持,次年起在一定年限内每年给予大额经费支持的,这些措施导致人才争夺战不断加码,形成攀比之风;另一方面,2018年有820万高校生,每年增长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是人才,但就业难也是现实,这是一般性人才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如何处理好常规人才引进来、留得住、过得好的问题是重要的一环。当前虽然有诸如四川成都等少数城市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并着力解决,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尚未注意到这类问题。在此笔者建议,在人才引进和争夺中,应该有两种思维,一种是争夺真正高层次的人才,二是对一般性人才的再发现、再培养。

  与顶尖人才相比,普通人才数量更多,他们的合理使用让人才队伍结构稳定、合理,让城市发展更加深入、持久。加强本土常规人才的再发现、深入持续培养,利用好本土人才甚至对外培养输出人才,更能看到吸引人才、重视人才、使用人才的诚心和魄力,更能看到城市的热情和务实。当人才学有所用、用有所成、不断发展、持续提升时,城市的光芒必定是温暖而明亮的。

  (作者:龙顺,国智智库成都文化传媒研究院执行院长;四川省社会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手机)

责任编辑:Duty Editor02